2012年5月18日,中国工业博物馆一期开馆仪式在沈阳市铁西区隆重举行,并免费向参观者开放。这标志着经过两年精心建设,这座全国唯一的综合性工业博物馆与世人见面,馆内千余文物坐镇,创7项中国第一。据悉,目前全国尚无此类博物馆,沈阳市铁西区将填补国内空白。香港压铸及铸造业总会作为中国工业博物馆承办单位,并为中国工业博物馆铸造馆捐赠了175件文物。为庆祝一期开馆仪式成功召开,会长谭哲豪先生、常务副会长谢国夫先生、力劲集团—阜新市力达钢铁铸造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严纯建先生、总会副秘书长张沛女士及华南理工大学吴春苗教授一行5人赴沈阳参加了此次活动。
四个展馆各具特色
铁西区北一路向西,行至卫工北街与北一路交会的路口,一座造型别致、恢宏大气的建筑物赫然跃入眼帘。它就是在沈阳铸造博物馆基础上改造扩建而成的中国工业博物馆。中国工业博物馆在原沈阳铸造博物馆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扩建而成,全馆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,总投资达到5.5亿元。一期开放通史馆、机床馆、铸造馆、铁西十年成果展,共四个展馆,开放面积达到近2万平方米。其中通史馆展陈面积2300平方米,机床馆展陈面积2300平方米,铸造馆展陈面积8000平方米,铁西十年成果展展陈面积700平方米,序厅面积1600平方米,公共部分及走廊面积5000平方米,一期总投资2.26亿元。
通史馆位于新馆一层,全面介绍了中国工业文明特点、重点展示铁西工业文明发展的历程。机床馆也位于新馆一层,通过对各个时期不同门类、有代表性的机床实物、模型的展示和机床基础知识的介绍,让人们看到了出自“机床的故乡”沈阳的机床之形,听到了机床之声,触到了机床之果。铸造馆依托原沈阳铸造厂旧址建设而成,是一期开放展馆中展陈面积最大的一个展馆。展览将以探寻中国铸造工艺发展脉络为主线,让人们感悟中国铸造业发展的成就并从中得到启示。铁西十年成果展为一期四个展馆中惟一一个临时展馆。
“镇馆之宝”记录工业成长足迹
一期确定上展的实体文物总计1300余件,其中通史馆近300件、机床馆近400件、铸造馆近600件。据有关文物专家初步估算,文物总价值约6000万元。征集的文物来自上海、北京、内蒙古、香港等22个省市、地区,文物年代从商代至今跨越了四千余年,称得上镇馆之宝的达十余件。
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,西周青铜铭文曲刃矛式短剑;国家二、三级以上文物10件,如上世纪30年代初的铁西规划地图、1900年的中东铁路钢轨、西周青铜盔、春秋时期盔甲、殷商时期铜镜等;有世界最大口径的铸管(直径2.2米)、最大的超高压断路器壳体(铝合金铸件、重2吨)、最大的立车横梁铸件(重115吨)、最薄的铸件(厚0.38毫米)。
最引人注目的是7项“中国第一”:中国第一个铸造用机械手、第一个自主研发的管模、第一根超高压管的样管、第一台万能钻床、第一台八轴立式机床、第一台精密丝杠机床、第一台五轴联动机床。
全运会前再开放5个展馆
中国工业博物馆一期四个展馆开放同时,铁西区将开始博物馆二期建设。二期拟利用5000平方米展陈面积,依托全国行业协会,充分发挥本地区大型工业企业的资源优势,规划建设汽车馆、重矿馆、冶金馆、建材馆、铁西馆等五个展馆。二期展馆预计明年全运会前对外开放。
同时,一期开馆后还将进一步完善博物馆的学术研究功能,拟举办全国铸造产业集群暨全国铸造行业协会秘书长会议、中国工业博物馆文化品牌专家论证会、装备制造业文化高峰论坛、中国艺术铸造高峰论坛、保护工业文化遗产主题论坛等系列学术研究活动。同时中国工业史料研究中心与中国工业博物馆共同创办《中国工业博物馆通讯》、与中国铸造协会联合编撰《中国铸造史》,以此提升中国工业博物馆的文化品位,实现办馆模式的创新,最终将此馆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品牌场馆。
|